忙碌的日子天氣竟然被忽視了,

對了今天還蠻暖活的,

又有夏天的味道了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停止內耗

  摘自洪志鵬的新書「老鼠起舞,大象當心」,寶瓶文化出版

 

「停止內耗」這個詞常被用在政壇上,但是在公司裡也是一樣。內耗可以分為兩種,第一種是「內鬥」,第二種是「瞎忙」。「內鬥」就是在公司內部搞政治鬥爭,「瞎忙」則是把時間花在做沒有意義的事。再講得白一點,前者是做壞事,後者是幹傻事。

 

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賺錢,員工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幫公司賺錢。但是我見過很多公司裡的主管,他們似乎忘了幫公司賺錢這個首要目標,每天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鞏固自己的地位,如何讓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大。他們忘了首要的敵人是市場上的競爭對手,反而把全副精力都用來對付自己人。他們在計畫一個活動之前,考慮的不是可以

帶來多少客戶,最先考慮的是怎麼讓老闆開心;他們面對一件對公司有益、但是原本不該自己做的工作,考慮的不是可以幫公司帶來多少好處,而是跳下去做這件不在自己工作範圍的事,老闆會不會不高興;他們在發生問題的時候,腦子裡想的不是如何趕快去解決問題,而是怎麼樣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。他們對每一件小事都不會掉以輕心,因為小事都是大事的前奏;他們寄出來的Email每字每句都經過精心設計,因為這是白紙黑字無法更改的紀錄;跟這種人聊天開玩笑也得很小心,因為他們會仔細推敲每一句玩笑話,企圖探究背後隱含的微言大義。有時候會有點同情這種人,因為看他們這樣好像很累,其實他們自己甘之如飴,自認為每天上班就是在作戰,時時刻刻都有機會享受斬殺敵人的樂趣。

 

在業界有幾家公司,他們眾所周知的就是「內鬥很凶」。這種「內鬥內行,外鬥外行」的公司,在景氣好或是還沒有競爭對手的時候可以吃香喝辣,但是有朝一日競爭者冒出來,他們衰敗的速度是很快的。因為高階主管每天都在忙著內鬥,哪有時間去抵禦外敵?所以以內鬥聞名的公司下場都不會太好,不是被收購就是慢慢自己垮台,運氣比較好的只能靠吃老本過活。

 

我本來不太相信有「公司文化」這種東西,總以為上班到哪裡都一樣,所謂的「公司文化」只不過是大老闆用來對外宣傳唬人用的。但是工作越久,越發現有些公司出來的人真的都是同一副德行。如果是這種擅於內鬥的公司出來的人,好像就是習慣了這樣的工作態度,不管跳到哪家公司都會在那邊興風作浪、把舊把戲都搬出來玩。因為他們在以前的公司就是耳濡目染習慣這一套,所以可能很資深、工作經驗很長,但是別的沒學到,這些內鬥的技巧倒是學了一大堆。一旦換到新公司,哪有不把這些拿手的把戲拿出來玩的道理?

而且這種擅於內鬥的人還有一個可怕的地方,就是繁殖力特別強。就算他換到一家新公司,就會想辦法慢慢把以前的黨羽一個個帶過來,繁殖的速度僅次於老鼠跟蟑螂。

所以只要不小心找進來一個,就好像是特洛伊木馬屠城記,時機一到,循各種管道混進來的同黨傾巢而出,整個公司就會被搞得亂七八糟。

再來談談另外一種形式的內耗,就是「瞎忙」。「內鬥」是壞蛋在耍手段相爭,所以不是什麼光明正大的事,做起來總要遮遮掩掩,因為壞蛋心裡也明白這些是見不得人的勾當。「瞎忙」就比較麻煩了,因為會做這些事情的人通常沒有惡意,他們的目的是要為公司好,所以用意是良善的,是要增加業績多拉一點客戶。但是因為他們是笨蛋,所以時常搞錯目標,把時間工夫都放到沒有用的事情上面。如果這樣的人好死不死是一個部門的主管,那他就會變成酷斯拉,因為她的一舉一動會造成大災難,把整個部門的人力物力都拖下水去。

 

喜歡「瞎忙」的主管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喜歡賣弄自己剛學沒多久的東西。有的甚至根本沒有去學,光是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一些新名詞,就可以拿來現學現賣。如果光是現學現賣那倒還好,淒慘的是接下來就會要屬下來做這些事。今天看到「知識管理」(Knowledge Management)這個詞,馬上召集屬下也要來做一個知識管理系統;明天看到「平衡計分卡」(Balanced Scorecard),又把部下叫過來說這個看起來很棒,我們也要來做。開會的時候,這種主管的訓詞是像這樣的:

「各位同事,我最近又讀了很多書,得到很多啟示。從今以後我們要做『紫牛』,大家做事都要有『執行力』,一起建立一個『學習型組織』!」

如果聽到主管公開宣稱他讀了一本書,我可以跟各位保證,十之八九的真相是他根本沒讀過,可能只是買來擺在書架上,自己只有看過封面而已。如果他真的有從頭到尾好好看過,他的訓詞不會是像這樣,而是會精確地指出要走的方向跟要做的事。老是拿當時暢銷書的書名來唬人,這種把戲我看多了。最近還聽到一個主管在跟屬下說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,要去看「QBQ」。恕我才疏學淺,就去問他什麼是「QBQ」,他很興奮地跟我說前幾天看了一本書,書名叫做「問題背後的問題」,英文就叫做「Questions behind Questions」。我就要他「SBS」,他問我什麼是「SBS」,又是一本新書嗎?我就說「SBS」代表是「Stop Being Stupid」,就是「不要再這麼笨了!」老老實實做事就是了,每天拿這種東西來唬人,來浪費大家的時間,實在是不會生雞蛋,只會拉雞屎。

 

還有一種情況是下判斷、作決定。有時候發生突發狀況,或是部屬提出一個工作計畫,聰明的主管可以很快做出判斷,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,該做的事就儘速去進行,不該做的馬上就叫停。如果你公司的產品領先競爭對手一大截,那麼你可以凡事慢慢來沒有關係,兔子跑得再慢還是會領先烏龜。但是現在各行各業競爭激烈,時效性是很重要的。有些主管因為頭腦不好,然後又沒有肩膀怕做錯事,所以碰到屬下提出新的方案的時候,其實心裡是不知所措,根本無從判斷該不該做。但是在臉上要裝作專業冷酷管理者的樣子,把方案丟回給屬下,要他們回去再做一些詳細的「ROI Report」。所謂「ROI Report」,就是「Return of Investment」,投資報酬率的分析報告。「ROI Report」絕對有它的必要,但是很多事情是不用去分析,憑直覺跟專業判斷就知道該不該做的。而且有寫過「ROI Report」的人都清楚,這種東西是可以天花亂墜來作假的。老是要屬下把時間花在寫分析報告上,一來一往就失去了做事的先機。

不過講起來,「ROI Report」還算是小兒科。如果之前做過夠多分析報告,東抄抄西抄抄再加上靈感跟想像力,像我大概十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一份完整的投資報酬分析報告。有些公司更狠,會祭出像是「六個標準差」這樣的尚方寶劍。我也曾受過「六個標準差」的訓練,當時的感覺這是一套很完整的分析工具,但是一家公司如果得靠這樣的流程才能下決定來做事,得靠「六個標準差」的專家(他們的頭銜是「黑帶」,"Black Belt")來帶領各個部門的人來下決定,我看這樣的公司遲早變成恐龍。

因為公司的主管都不敢做決定,都得要靠「ROI Report」、「六個標準差」做出來的結果當成背書,才敢動手去做事,那麼公司花高薪請你們這些主管來做什麼?你們的價值就是在專業經驗跟專業知識啊。有用的事情不去做,光是先花了一堆時間在內部攪和,這就是如假包換的「瞎忙」,就是在「內耗」。

 

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「瞎忙」,這是很多上班族的夢魘,就是「交報告」。學生的惡夢是交作業,上班族的惡夢就是交報告。不過當學生就是要乖乖寫作業,上班族就是要好好寫報告。問題是老師不會叫學生寫沒有用的作業,主管們卻會發明出各種想像不到的垃圾報告,來浪費員工的青春、消磨寶貴的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炎熱的天氣,

中午過後從窗戶傳來陣陣涼風,

又要變天了。

其實從一早游泳回來就沒離開屋子,

只能從窗戶的涼風來看今天的天氣,

這就是我的假日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際關係中最難修的一門課

人際關係中最難修的一門課,就是聽懂別人話裡的「絃外之音」。小的時候,我們會很自然地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感情---喜歡一個人就直接告訴他,「我好喜歡你喔!」討厭一個人也會大聲地跟他說,「我不要和你一起玩!」

可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「表達感情」的能力卻越來越弱!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害怕說出來會傷到自己;因為我們擔心說出來會讓對方不高興!

問題是,這些沒有說出口的話並不會「無故消失」;它們會變換成另外一種形式之後再說出來。心理學家柏恩在「人玩的遊戲」(Games People Play)這本書中,生動而傳神地列舉了六種常見的說話模式。? 「喧囂」的說話模式(Up roar

有些人心裡不愉快,或生你氣的時候,不會直接表達內心的不滿;他們會繃著一張臉,用力地對你說:「沒什麼啦!」或是用不耐煩的語氣表示,「算了!算了!不跟你計較!」一邊說還一邊發出乒乒乓乓的巨響。即使是三歲小孩,也看的出他們在生氣!? 「踢我」的說話模式(Kick me

有些人老喜歡用可憐兮兮的語調詢問別人,「你一定不會喜歡我,對不對?」每每讓被問者不知如何回答。這種人在工作的時候,亦常會否定自己的能力,「全部都是我的錯,你儘管罵我了!」好像聽到別人罵他,就會覺得好過一點!

? 「是的,不過」的說話模式(Yes but

有些人會先假意地接受你的意見,「我覺得你的意見很好……」,然後再加以否決「不過,實際執行起來,會面臨很多的難題……

事實上,倘若他真的覺得你的意見很好,就不會全盤否決,而會提出一些意見讓你參考。

通常,在講話過程中,常常會使用「不過」、「可是」、「但是」這些否定字彙的人,行事作風往往喜歡「壓倒對方」。

? 「逮到把柄」的說話模式(Now I’ve  got you

有些人特別酷愛刺探別人的隱私,或是用神秘兮兮的語氣說,「我知道你的秘密喔!」或是用審判長的語調說,「你有哪些毛病,我還會不知道嗎?」或是用警察抓小偷的口氣說,「你那點小把戲,逃得出我的眼睛嗎?」其實,他們的內心深處,最怕被別人抓到缺點、看出弱點。「要不是因為你」的說話模式(If it weren’t? you

有些人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,「要不是因為你動作那麼慢,我們也不會遲到!」或是把過錯歸咎給別人,「要不是因為你那麼笨,事情也不會搞砸!」總而言之,如果有錯,一切都是別人的錯,他自己一點錯都沒有!

? 「看我多努力」的說話模式(Look how hard  ’ve  tried

有些人很怕被人發覺他「沒事幹」,只要有人問他,「最近在忙些什麼?」他馬上會表現出「忙得不的了」的樣子,然後急呼呼地告訴對方,「我現在要做這、做那,沒時間跟你說話!」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上面這六種說話模式,是否覺得很熟悉,好像曾經在哪裡聽過?

有天夜裡,住在隔壁的一對母子發生激烈的爭執。哭泣聲混雜著吼叫聲。正想一探究竟,突然他們家的窗子「嘎」地一聲被推開,那位母親激動地叫著,「我被你氣到腦衝血,你的所作所為就是要逼我去死,對不對?那我現在就死給你看!」一邊說還一邊做出跳樓的姿勢。

天啊!怎麼辦?要不要去報警?要不要去勸架?為了避免悲劇發生,我決定先報警,再仔細聆聽這對母子爭吵的原因。

氣憤的母親這時又轉過頭去,繼續怒罵兒子,「我真是命苦,怎麼會養出你這種自暴自棄的小孩?!」看到母親採取如此強烈的手段,兒子完全不為所動地反唇相譏,「你以為考試很容易嗎?那你自己去考考看,保證你抱鴨蛋回來!」?母親似乎被兒子氣到忘了要跳樓,她轉過身去,對著兒子說,「你認為我沒有唸過書嗎?」兒子用激將法的語調說,「那你考給我看啊!就不相信你會考多高分!」聽到兒子的答案,母親不禁悲從中來,哭著說,「你知不知道我賺錢養你有多辛苦?

我真是太失望了,花那麼多錢請家教,你還是學不會!早曉得你現在這麼壞,當初就把你餓死算了!」

兒子一點都不領情,語氣很衝地反駁,「好啊!你不要給我吃東西啊!餓死我啊!」

母親的情緒再度被兒子挑起,憤怒地咆哮,「我就是犯賤,幹麻養你這個寄生蟲!你乾脆出去外面流浪,當個沒人管的野人!」

兒子也不甘示弱,立刻反擊,「你每天一見到我就罵我,我才不想住在這裡!我要去婆婆家住,再也不要回來了!」

母親用一種看好戲的口吻說,「哼!婆婆那麼老了,哪有錢養你?哪有錢給你亂花?」

兒子則自我防衛地說,「我哪有亂花錢?」

母親開始算舊帳,「怎麼沒有?你昨天買的那雙球鞋,不用花錢買嗎?」

這個時候,電鈴響了,警察來了。這場唇槍舌戰的爭執終於暫時告一段落。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聽完這對母子的爭吵對話,真的令人感觸良多。在那位母親怒罵與責備的背後,其實隱藏了對兒子的關懷與期待;可是,她卻使用負面的表達方式,結果當然只會激起兒子的叛逆與不屑!

至於兒子呢,由於聽不懂母親話中的關懷與愛意,便選擇用最惡毒的話語反刺回去,自然會讓做母親的氣到要跳樓!

選擇錯誤的說話模式來表達情感,很容易造成誤會;同樣的,聽不懂別人話裡隱藏的涵義,也很容易形成誤解。

所以,在不同的說話模式,並且剖析說話者的心理動機,以及藏在話語背後的真正意思,「聽懂別人話裡的絃音」,讓人際關係少點誤會,多點寬容!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炎炎夏日陪同評估委員,

接受評估的滋味不言可喻,

同仁面對我否也是一樣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觀心;自在

●文/吳若權

身心得到安頓;靈魂才有主宰。
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該從哪裡出發。
一旦腳步從容,生活便有了優雅的姿態。
「定靜安慮得」的道理,就是這樣簡單。

和前任男友口若懸河的個性比較起來,他算是非常安靜型的男孩,雖然話不多,卻給人一種很有溫度的安全感。

反而,她的前任男友倒是常在滔滔不絕的言談中,讓她感覺冷漠的疏離。

約他一起和幾個要好的朋友見面,席間他並沒有主動聊到太多不同的話題,但是對朋友們的談話有很多友善的回應。

聚會之後,好友對她說:「他真的很特別,即使只是微笑都很迷人。

跟你從前那個很聒噪的男友比起來,讓人舒服多了。」

說真的,起初她並沒有發現他有這項特質,相處時間久了,她慢慢地感受他的內在,有一種安靜的力量。

即使兩個人牽手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道,整個城市都會漸漸安靜下來,讓他們只能聽見彼此的心跳。

「大概和我長期練習靜坐有關吧。」他開朗地說。

從事業務工作,讓他有一度因為壓力太大而導致胃腸不適,經過主管介紹,練習靜坐之後,不但體質改善很多,人看起來也精神很多。

乍聽之下,她以為是靜坐是多麼難以學會的功夫,直到跟他一起練習幾次,才知道並不太難。

「有點像古人說的:『眼觀鼻、鼻觀心!』慢慢集中注意力之後,人反而放鬆了。」她分享心得。

從此之後,他們找到生活裡共同的節奏,彷彿連呼吸都可以拍合。

人生,往往在刻意的緩慢中,反而容易看清楚彼此要的是什麼,不再因為匆匆趕著進度,而使得表面上的獲得抵不過心靈上更多的失落。
◎讓自己安靜下來,混亂的心情就能沉澱,紛雜的念頭將會有所條理其實,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技巧很多,靜坐只是其中之一而已。

更何況,連練習靜坐,不同的老師也有不同的教法。

有人主張:「眼觀鼻、鼻觀心」;

有人堅持:「不看、不想、不聽」;

有人提倡:「心隨念轉」……

無論哪一種方法,只要能讓自己安靜下來,混亂的心情就會開始沉澱,於是紛雜的念頭有了條理。

《禮記‧大學》提到:「定靜安慮得」的道理,就是這樣簡單。
現代人需要的煩惱傷神的事很多,根據我的觀察:

「沒有選擇」、和「太多選擇」都是人們面臨問題時,最感到痛苦的事。「沒有選擇」,並非真的山窮水盡,而是還沒來得及想清楚,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?

而「太多選擇」代表「想要的」與「可以要到的」東西,不但多、而且還配不成對。

到頭來,才發現:原來,我們真正需要的很少,只不過想要的太多。

而哪些是可以要到的呢?則沒有十足把握。

「定靜安慮得」的五個過程,正好可以幫助面臨煩惱的人,做出智慧的選擇。

不論是前途茫茫、還是選擇多到怕掛一漏萬,都可以在心情安定之後,找到可行的出路。

拿枝筆和一張紙,把牽掛的事情一件一件紀錄下來,然後區分清楚其中的優先順序,割捨其中「重要性」和「迫切性」都比較低的部分,頓時就理清楚思緒的脈絡,找到可以勇敢前進的方向。

◎愈是簡單的道理;愈是「知易行難」

身心得到安頓;靈魂才有主宰。

道理也許大家都知道,但愈是簡單的道理,愈是「知易行難」。

以下有幾個簡單的方法,協助你順利地踏出第一步,有了好的開始,接下去就好辦了。

初階者,不妨就從獨處開始吧!
1.呼吸──專家的建議是:愈慢愈好。

先大大吐氣,再深深吸氣。

緩慢地重複練習,可以鬆緩情緒,感知自己內心的變化。
2.散步──一個人沒有目的地出去走走,

尤其是接近大自然的環境,有助於察覺自己在生命中位置,了解自己的害怕與渴望。
3.旅行──獨自旅行,也許是一個不小的考驗,

但也唯有在隻身浪跡天涯的時候,才能發現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?

哪一種人際關係最值得珍惜?
4.反省──每天利用五到十分鐘,檢討一下哪些事情處理得不好,

下次可以改進;發現自己做得不錯,也記得給自己掌聲。
5.日記── 撰寫日記,可以留下美好的回憶,

也可以用旁觀者的角度看見自己的過去與未來,讓自己變得更冷靜與客觀。
佛學中所講的「觀心自在」,其實是從關照自己的內心、體察別人的感覺開始的。

智慧的道路,將因此而在眼前展開。

學習「觀照自己的內心、關懷別人的感受」,我們將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,優雅而從容地出發,走向寬闊的未來。
本文摘錄自吳若權新書《開拓生命的寬度》方智出版

 

~~靜坐~~

談到靜坐

10年前曾經學過長生學高級班的課程,也很認真的參與該學會的義工行列.自從精神狀況不好之後,荒廢了好一陣子,這一年來,一切幾乎是從零開始.包括練習長生學.這文章裡有句話是....

身心得到安頓,靈魂才能有主宰.

我的感受是....

靈魂有了安頓,身心才能有主宰.

 

我把我的靈魂安頓在佛陀的教育裡. 

"心無掛礙,無有恐怖'',就能遠離顛倒夢想.人呢!之所以會心不安穩,沒安全感.大多是因為對未來沒把握,體悟無常跟空性,

然後學習著去接受它.慢慢的,你的那份恐懼會越來越少.心靈安住了,那種安詳跟快樂是外人所難體會的.

這幾個月來,我努學習著.已經有了一些成果.這是一條~~不歸路也是我唯一的歸路~~對我而言.

 

知道你一直關心著我,像我一樣的關心著你.曾經讓你承擔我的憂愁與煩惱,也讓你分享我的學習過程與感受跟...成果.這成果雖然還很微小,很微小.但是,作用已經很大很大了.

我祈求著慈悲的菩薩~~

讓您也能體悟到我的~~法喜

思想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;也可以使地獄變成天堂。 --雨果

 

菩薩的腳印 

 

曾經看過這篇文章,當時並沒有太深刻的感覺, 今天再次看到,終於了解個中的含意....
生命的低潮是一種磨鍊,經過這樣的過程,讓我們更加堅強, 更加自在的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邂逅.... ~~ 與您分享 生命的喜悅 ~~

有一天晚上,一個人做了個夢,夢見和菩薩在一起 走在沙灘上,空中忽然閃過了他一生中的點點滴滴;他發現在每一幕裡,沙灘上都有兩對腳印,一對是他的,另一對是菩薩的...... 當最後一幕劃過後,他再回頭看著沙灘上的腳印, 卻發現有好幾次,沙灘上卻都只有一對腳印而已,而且那些時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,最難過的時候......

他很困惑的問著菩薩: 你答應我的,你說你會尋聲救苦,一旦我誓願跟隨你, 你就會一直走在我身邊護持我, 但是我發現在我生命中最難受痛苦的時候,沙灘上卻只有一對腳印而已啊! 我不懂,為什麼在我最需要你慰助的時候,慈悲的你卻捨我而去?

菩薩慈悲柔和地回答說: 我憶念你、護持你,而且我永遠不會離開你。

在那些你最困難最痛苦的時候,你只看到一對腳印,因為.........那是我抱著你在走的.........


當我們面臨考驗之際,往往會一直以為是自己孤軍奮戰, 在我們最覺得孤立無援時候,靜下來看一看...

你就會發現有一堆人都在旁邊陪著你...

 

放慢腳步走對路

  
時間管理的真諦,並不是要妳用最短的時間,做最多的事情。

而是要妳選擇對的事情來做,甚至,要妳少做一點不必或不該做的事情,把人生的每一分鐘過得輕輕鬆鬆。
* * *

  廣告大師奧格威說︰『勤奮工作,不會致人於死。慵懶過活,才會教人斃命。』

朋友反駁說︰『日本有很多人因過勞而猝死。』

雖然沒有直接證據,但我以為,日本上班族的猝死原因,並不是過勞,而是死於工作壓力太大,沒有適當抒發

  一般人看到身兼數職的我,聊起我的工作量,總以為我是一個標準的工作狂。

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,上床前還要花一個半小時閱讀及寫作。

既要擔任行銷企劃顧問提供客戶服務,又要參加廣播及電視節目演出‥‥‥‥‥
  由於工作如此忙碌,幾乎一個人要做三個人的工作,難怪剛認識我的人都十分好奇,

想知道究竟有什麼祕訣。

其實,祕訣無它,只有三個重點,作好時間管理、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,以及經常旅行。
  時間管理,是一門重大的學問。

認真講起來,三天三夜也講不完。五年來,我定期受邀為一家企管顧問公司講授『時間管理』的課程,時間只有兩個鐘頭。

每次上完課,學員填寫課程滿意度的問卷時,都還算十分給面子,看起來效果不錯。

把三天三夜要交代的話,用兩個鐘頭講完,這也算是時間管理的成果吧!

但是,時間管理的真諦,並不是要妳用最短的時間,做最多的事情。

而是要妳選擇對的事情來做,甚至,要妳少做一點不必或不該做的事情,把人生的每一分鐘過得輕輕鬆鬆。
  做對的事情(Do Right Thing!),遠比妳把事情作對(Do Thing Right!),來得重要。

前者,是指先選擇重要的事情來做。

後者,是指做事情的時候要用正確的效率及方法。
  當然,要先選擇重要的事情來做,然後才來講求正確的效率及方法。

否則,埋頭苦幹的結果,很可能到最後白忙一場,快要接近完成的階段時,才發現眼前的目標,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。

就像有人一旦陷入愛情,就千方百計研究談戀愛的方法,一心一意想要和對方天長地久,開始注重穿著打扮,蒐集報章雜誌上刊登最佳約會地點的資料,甚至鑽研一些小奸小詐的偷心技巧。

可是,到頭來卻仍失去這段愛情。原來,他一開始就找錯對象、愛錯人了。
  人生,雖然應該珍惜『過程』,但『結果』並非真的那麼不重要。畢竟,歲月匆匆,年華有限,欲回頭時已是百年身,我們能浪費多少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?

又能夠承受多少次的悔恨?

出發之前,要先想好目的地。

著手努力之前,也要先看清楚目標。

這就是為什麼要『選擇重要的事來做』的道理。
  至於,什麼是重要的事?
  我想,這個答案完全視個人狀況而定,因人而異。

只要是對妳達成人生目標與幸福有幫助的事,都可以算是重要的事。

把大部分的精神,投入在重要的事情上,盡量不要浪費時間做無意義的事情,這就是做好時間管理的起步。

 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,不但對健康有益,對工作更有十分顯著的幫助。

運動會讓妳放鬆緊繃的肌肉,並且直接紓解精神上的壓力。

更重要的是,它會幫助妳提振士氣,產生正面的思考。
  從小到大,我都不是一個頂愛運動的人,直到當兵以後,才有重大的改觀。

無論太陽酷熱、寒風刺骨,我們穿著紅短褲、白短衫,每天跑著五千公尺。

起跑前,真是痛苦萬分,但是跑完後,卻覺得全身筋骨舒暢,痛快得很。

兩年下來,我的體質改變,連多年醫不好的鼻竇炎都奇蹟似的不藥而癒。

出社會工作後,我仍保持運動的習慣,對工作及生活都有明顯的幫助。
  當時,為了保持體力,紓解壓力,我加入晨泳的行列。

印象最深的是,有一天為了一個難纏的客戶,我十分惱怒,一夜輾轉反側、不能成眠,清晨到辦公室時,決定要跟他終止合作關係。

很衝動的做完這個決定後,我就去晨泳。
  我將整個身體投入冰冷的池水中,以悲絕得心情,去感受世態的炎涼。

半個鐘頭之後,我從水中起來,整個人突然改觀了----那個客戶,沒有那麼罪大惡極吧!

我如此告訴我自己︰『我們彼此的觀念差異很大,需要再次好好的溝通一下,交換立場為對方想一想,也許相互之間都能再找到新的解決方法。』到現在我還很清楚的記得,那個很難纏的客戶,在誠懇的溝通之後,也變得沒有那麼討厭了。

後來,我們還陸陸續續合作了好幾個案子。
  從這個過程中,我體會到定期保持運動的一項好處,除了健康及紓解壓力之外,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已有夏季炎熱的感覺,

期待遠離寒冷及下雨的日子,

但是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今天我卻覺得好疲累喔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我會貼圖了,感謝CUE指導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機會來臨時,只給準備好的人


有一則故事是這麼說的…… 
某天晚上,一個年輕的男子碰到一位神仙。這位神仙告訴他說:『即將有大事要發生在你的身上了,你將有機會得到很大的財富,以及在社會上獲得卓越的地位,並且娶到一位漂亮的妻子。
這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這個奇蹟的承諾,可是甚麼事也沒發生。就這樣,這個男子窮困地渡過了他的一生,最後孤獨的老死了。
當他上了西天,他又看到了那位神仙。
他對神仙說:『你說過要給我財富,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漂亮的妻子的,可是,我足足等了一輩子,卻甚麼也沒有。』
神仙回答他:『我沒說過那種話!我只承諾過要給你機會得到財富,一個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和一個漂亮的妻子,可是,你卻讓這些都從你身邊溜走了。』

這個人迷惑了,他說:『我不明白你的意思。』
神仙回答道:『你記得曾經有一次想到一個好點子,可是你沒有行動,因為你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。』這個人點點頭。
神仙繼續說:『因為你沒有去行動,這個點子幾年後被給了另外一個人,那個人一點也不害怕地去做了。你可能記得那個人,他就是後來變成全國最有錢的那個人。還有,你應該還記得,有一次城裡發生了大地震,城裡大半的房子都毀了,好幾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裡,你有機會去幫忙拯救那些存活的人,可是,你卻怕小偷會趁你不在家的時候,到你家裡去打劫、偷東西,你以這作為藉口,故意忽視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,而只是守著自己的房子。』

這個人不好意思地點點頭‧

神仙說:『那是你的好機會去拯救幾百個人,而那個機會可以使你在城裡得到多大的尊榮和榮耀啊!』
神仙繼續說:『你記不記得有一個頭髮烏黑的漂亮女子,那個你曾經非常強烈地被吸引住,你從來不曾這麼喜歡過的一個女人。之後也沒有再碰到過像她這麼好的女人。可是,你想她不可能會喜歡你,更不可能會答應跟你結婚,你因為害怕被拒絕,就讓她從你身旁溜走了。』

這個人又點點頭,可是這次他流下了眼淚。
神仙說:『我的朋友啊!就是她!她本來應是你的妻子,你們會有好幾個漂亮的小孩,而且,跟她在一起,你的人生將會有許許多多的快樂。』

我們每天身邊都會圍繞著很多的機會,包括愛的機會。可是我們經常像故事裡的那個人一樣,總是因為害怕而停止了腳步,結果機會就溜走了。

我們因為害怕被拒絕而不敢跟人們接觸; 
我們因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跟人們溝通情感; 
我們因為害怕失落的痛苦而不敢對別人付出承諾‧ 


不過,我們比故事裡的那個人多了一個優勢。那就是『我們還活著‧我們可以從現在起抓住那些機會,我們可以開始去創造我們自己的機會。』 

打破常規及一成不變的生活,為自己創造成功與財富

  

成功的人相信就看到,失敗的人看到才相信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暖活的天氣,觀看公司新產品發表會,

心情也充滿陽光。

名師餐會熱鬧相聚,為今年在打拼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顧客是最終裁判

楊望遠

不久前,在大賣場買了一組旅行箱,即一大一小,小的是登機箱,大的則須託運;第一次將大的託運,結果取行李時就發現破了,而且深及內層已不堪用。拿去大賣場要求處理,服務人員告知可代送廠修理,但須收修理費;質問他如此品質怎能保證日後不再發生,竟反問:「那你到底要不要送修?」說著已拿出一張送修單要我填寫,言明廠商會與我聯繫。

一周後,接到廠商電話告知無法修復;問他:那那要如何處理?竟辯稱:那麼便宜還能怎樣!心想:這家大賣場及這品牌永遠是拒絕往來戶了。本欲上網公開此事,看他們能不能覺悟改善;唯輕重拿捏不定,而不了了之。

大陸友人告知:安利(AMWAY 即台灣安麗)初期一本慣例實施不滿意包換包退制度,雖然大陸主管期期以為不可,但美方堅持,只得照辦;結果一年結算下來,退換金額竟高達數億人民幣,只好改弦更張,卻繳了昂貴學費。

上述二實例可謂時空錯置,「服務」成了致命傷。然而,當買賣雙方愈來愈重視服務時,究竟服務的目的為何?有無達到?績效如何?誰來評估?對買賣雙方會產生哪些實質影響?能否雙贏互利?實在值得深且廣地探討。

在某家電企業課堂上,開發課長委屈道:「維修單位一直抱怨設計不良造成送修過多,負擔過重;但經我們勘查幾乎都是使用不當造成,……」;問:「你如何肯定是顧客不當使用?」;答:「我們每一項產品都有詳盡的使用手冊,只要確實照用保證不會有問題,……」問:「哦--,真是這樣嗎?」他即有備而來地拿出一本手冊,足足數十頁,還邊翻邊得意道:「應有盡有!」

顧客會故意操作錯誤嗎?顧客可能完全看完數十頁手冊才照著操作嗎?難道只要錯誤動作就故障是合理設計嗎?需要看那麼複雜的操作說明才能正確操作是正確的嗎?顧客可能和設計人員一樣專業嗎?難道顧客的要求不合理嗎?或者是顧客錯了嗎?答案只有一個:就是設計不良!

九六年間,筆者曾輔導大陸一家網絡(路)業者。當時市場十分紅火,真是群雄並起,萬家爭逐;卻皆有一不解難題,即故障送修困惱:耗時長、運送中途損壞、作業耽誤、費用高、維修工程師難找、難管、難留、……;客戶迫於趨勢又不得不用,雖然恨得不得了。因此,誰能解決此一難題,即能獨霸鰲頭,領先群雄。

當時該業者已超出同業一步,聘了三十多位工程師專門負責外修,唯中國幅員太廣,快則一天,慢則七天,已是客戶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了。但是,仍疲於奔命,窮于應付;而工程師走走補補,也難擴編,加上培訓不易,真有看得吃不到之憾。尤其仍有百分之二十左右需送回總公司維修,從上海送回深圳,修好再運回,一來一往常需一個月,中途甚至又毀損,真是痛不欲生!

我們將所有工程師從各地召回,連同內部十數位,要求他們討論整理出這一年來故障之品項及件數。結果出來令人豁然開朗,竟有百分之八十多是不諳操作造成,如:未插電、沒電或電未開、電壓不符、過負荷、管路(線)不合、安全摯未開、……;另有百分之十七左右是簡易故障,如:過熱跳脫、保險絲燒掉、小零件失效、調整未到位、線路不良或干擾、……;只有不足百分之三係主機板或電機故障,需送回修理。

由此事實發現竟有大半工程師是濫竽充數或新手上路,其實根本無須外派工程師!我們的改善對策是:

1. 重編【使用手冊】
將容易錯、常疏失、不易懂、忘了查、未核對、……等特別加註提醒,並在機台上標示,且於裝機測試及教導時要求所有相關同仁參與學習,並實際操作,直到確認正確使用為止。
2. 編製【故障排除一覽表】
內容有故障現象、原因、檢查部位、排除方法、測試結果;若仍未排除,則請打免費聯繫電話,可由技術員在電話稍加指導即可排除大部分。
3. 培訓營業員簡易維修技能
召回各地營業員,針對簡單檢查、調整、修理、拆換、測試與以培訓,並配以工具箱,內有工具、儀表、配件及耗材,讓他們有能力就近處理。
4. 配置循環補修件
針對主機板及電機等需特殊專業技能或儀器、工具之維修,採先換再修,即以預備之組件先換上,再將故障品以空運寄回,修好後再寄還作補修件。

準備就緒後,我們昭告客戶:任何故障保證再二十四小時內排除!這真是天籟,訂單如雪片湧進,尤其是承擔不起停機損失的大企業。
有一位顧客打電話來,急得不得了,說他照表操作仍無法排除,眼看著不能跟老闆交代,……;負責處理的技術員先要他冷靜下來,請他說明故障現象,然後指示他檢查某處,果然是…...。後來,這位顧客又來電,很興奮道:當時我老闆也很急,但我跟他報告已自行排除時,他大力地拍我得肩膀,大聲讚美「好樣的!」令我好得意!
由此案例,我們終於體會「The best service is no service」,原來最好的服務是不需要服務!

其實,服務可以帶來商機,這雖是有目共睹的事實,但絕非僅止於售後,售前及售中服務更能貼近顧客,爭取更高滿意度,甚至可養刁顧客胃口,使其不再他顧。
總之,顧客(使用者,非客戶(購買者))是最終裁判,服務是共同指標,如何提昇績效則是企業永無止境的課題;但是,在高喊「顧客是上帝」、高倡「顧客滿意」、奢談「終生服務」、追求「永續經營」的同時,除了市佔率、成長率、營收與獲利、……之外,是否真的站在顧客立場,作了對顧客有利的考慮與服務?

那麼請問:
* 你是要開發好賣抑是好用的商品?
* 客訴處理時你是顧面子抑是要裡子?
* 你能否在第一時間提供顧客所要的服務?
* 第一線執行者對服務的理念有共識嗎?
* 你願為顧客服務付出怎樣的代價?

是不是有很大的調整與改進的空間呢?立即行動吧!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聞到夏天的味道,

上月般的冷天應該不會再來了吧。

賣冷氣的今年又可蓄勢待發了,

前一段時間應該有點著急吧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沒紀律不會賺錢

李宏麟

這是根本的事情,卻常被忘記,甚至形成沒紀律文化,改不過來。尤其是講求創意的年代與企業,創意凌駕於紀律之上,於是公司常常名過於實,最終因為缺錢或虧損而黯淡下來,無法成為百年企業。

紀律是財富、健康的前提,是一種個性、文化、習慣,必須是一種思想,每天做,骨子裡出來。企業的紀律行為,就跟人體的運動一樣,如果不每天運動,身體不會強健,等毛病出來了,再吃藥開刀,都是傷身體的事情,醫療過程中某一關過不去,健康就下來了。紀律也像健康一樣,是屬於隱性危險,沒事時不會重視,重視時已出了大事,甚至已走上不歸路。紀律為什麼重要?只要問問自己,你看見一家公司,老闆對獲利態度散漫,員工做出來的事情不準時、品質不一,你會投資這家公司嗎?如果你因此不敢投資這家公司,那麼做員工的,就應該謹守員工的紀律,做老闆的,也該自律,以身作則,讓公司行事有方,進退有據。公司沒紀律不會有前途,公司沒前途,員工老闆都沒有前途可言。從長期經營角度看,我認為紀律是大於創意的。羅馬人與日本人一樣,沒發明什麼,但都很厲害,憑的就是紀律的品質。今日的企業競爭就是過去的軍隊打仗,武器不如別人會輸,紀律不如別人也會輸。諸葛亮可能比韓信聰明忠誠,但指揮軍隊就不如韓信高明,打仗寧可用韓信而不要用諸葛亮。猶太人是有紀律的,其中最著名的是賺錢的紀律。美國大富翁洛克菲勒是猶太人,16歲就開始工作,他在日記中提到有一次借錢給父親,還向父親要利息,他的父親當然不以為意,因為也是猶太人,還誇獎兒子有經營頭腦。每一筆錢都要有收入,也就是賺錢紀律的一種。我們沒有洛克菲勒那麼富有,所以或許不必做到向父親要利息這麼紀律森嚴,但賺錢也是一種紀律,倒可以學起來。這位大富翁的日記,幾乎每一篇都在記錄如何賺錢的事情,紀律到最後就像這樣是一種生活方式,猶太人似乎都有賺錢的紀律,洛克菲勒有一篇寫他父親晚上把一捆捆的鈔票拿出來欣賞,洛克菲勒說那景象令他心動不已,華人來看這事情,肯定說這是守財奴,不屑,可是心中卻免除不去賺錢的誘惑,於是表面一套,底下一套。人們經常看不清楚自己,認識錯誤,投資就不會成功。猶太人與上海人就有這個本領,他們對於要做的事情,認識得清清楚楚。有成就的人幾乎都是有紀律的人,有紀律的人都是刻苦的,我們要有這個心理準備,但不能說那是苦的生活方式。外圍的人看見一個人在寒冷冬天還每天清晨六點起床跑步,認為那實在很辛苦,可是跑步的人卻不覺得,甚至樂在其中。傾向安逸的心讓我們覺得紀律是苦的,優秀的人卻從紀律中發現另一種快樂,成就的快樂,自主的快樂。我們不能說,有錢的人、從政的人、每天練琴12小時的藝術家,他們常是不快樂的,亢龍有悔,但我們不能還沒飛到極高高度時就害怕亢龍有悔。智慧過早,常有誤解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明時節艷陽天,

掃墓人群眾多,

很好的家族聚會時間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印度崛起

天下

有七成人口是文盲的印度,卻是全球軟體人才的培育重鎮,貧窮的印度,憑什麼培養出全球炙手可熱的軟體工程師?怎樣的教育方式,能讓學生一出校園就展現競爭力?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軟體工程師,是印度人。

二十五萬印度人勢力深入矽谷,已不是新聞。 美國的 高 科技人才工作簽證( H1-B ),將近一半是發給印度人,剩下一半才由其他數十個國家瓜分。

 

  貧窮的印度,憑什麼培養出這樣充沛、素質又令人覬覦的軟體人才?答案是教育。 獨特的教育方式,讓印度成為軟體人才的搖籃。

 

  沒有選擇題的童年問印度工程師為什麼他們軟體強,第一個答案一定是:「 我們數學好。 」數學從定義、定理推演,一步步把題目解出來,與 寫軟體需要的分析、邏輯,能力一致。

 

印度教育首重數學。 「從小我們就有好多好多數學功課,」年輕的工程師木塔卡( T.Mutatkar )笑著說:「老師曾教我們不要抱怨,誰教數學是印度人發明的。」

印度人不但發明了數字及算術,還發現了許多重要的數學定理,如三角形面積公式以及π。

從古印度到現代,數學是印度人邏輯思考的原動力,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貴。

觀察印度的教育,他們對 邏輯思考的培養,有一套獨特的理念。我們從中學開始,考試就很少選擇題, 」西藏血統、印度長大、最後在台灣念大學的札西格勒說。

那怎麼考?譬如,考甘地的不合作運動,「 請分析這個運動的原因、過程、影響及對印度的意義。 」札西格勒有些得意地說:「 你必須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,才寫得出來。

 

老師評分,是看學生如何運用史實,分析、推論是否合理,「沒有標準答案的,」 札西格勒補充。老師的負擔當然增加,對學生卻是用心良苦。

「我們不要學生在短暫的思考後選一個答案,」海德拉巴資訊科技學院行政長拉曼( M.Raman )解釋:「 我們希望學生多做完整的思考。

 

從小習慣寫申論題的札西格勒,來台灣念政大企管系時,最不能適應的,就是「選擇題」。「大學還考選擇題? 」他詫異地問。

 

印度軟體工程師,分析能力不單用在「寫」,還用在「說」。「很會說話」是他們和台灣工程師最大的不同。

 

競爭力 說出來 台灣工程師 多半「 沈默寡言、多做少說 」, 印度工程師 卻可以 侃侃而談 一個小時,依然神采煥發、黑黑的臉龐眼睛發亮。而且不得不承認,他們 言之有物,條理分明 。這竟也是軟體教育的一部份。

 

印度工程學院多半有一門課: 溝通技巧 。「我們要 不斷上台演講 」海德拉巴資訊科技學院大三學生普拉卡西笑著說:「剛開始緊張得發抖,現在很習慣了。」

透過一次次公開演講,學生漸漸學會如何清楚表達意見, 如何快速切入重點 ,更重要的是, 態度要落落大方

「這是維繫客戶的關鍵能力之一,」軟體公司 Snowbit 助理執行長阿加渥( R.Agarwal )指出:「 你要能溝通,才能釐清客戶的需求;你要有信心,客戶才會對你有信心。 」換言之,學生 不但要培養競爭力還要學會「把競爭力秀出來」 讓別人一目了然。

 

印度軟體產業風生水起近十年,產業日臻成熟,軟體公司水準也趨於一致。這時候要搶國外大客戶,比的就是「人」的競爭力。業界的競爭既激烈又現實,這種氛圍,也早已滲入校園。

 

美國《商業週刊》,曾報導 印度最頂尖的孟買科技學院「最恐怖的教授」 。他給全班最 高 分者 A ,第二 高 分者 B ,剩下的全部是 C 、 D 、 E 。 教授告訴學生:「 今日我用這樣的方式磨練你們,就是要你們未來遇到競爭者,絕不可以被比下去。

高 度競爭壓力下,學生們個個想脫穎而出,夜夜挑燈苦讀。「 一個禮拜讀七天,我們沒有週末的 ,」他們異口同聲。

問他們有沒有時間約會?答案是:「 如果今天要約會,明天就得念兩倍書補回來。

為什麼願意長期在 高 壓下苦讀?動力是什麼?「為了錢,」一個學生直截了當地說。 在印度,一個軟體工程師的薪水,是平均國民所得的十倍以上。功課好的,可以進知名大公司,薪水更翻升三、四倍。

「這是改善生活的捷徑,」木塔卡說。他自從考進資訊系後,經濟狀況並不好的父母逢人就炫耀,「還有人來說媒,」才念大學的他笑著說。這種「 天將降大任」式的培育下,學生進入職場多半可以立刻上線。

 

學校、產業一家親 除了學生自己夠用功、專業能力優異外,印度軟體教育還有一項特色,就是與 產業互動非常密切 學生對新技術的發展完全不脫節 。這也是矽谷特別偏愛印度工程師的原因之一。 學生和產業互動有多密切?可以從海德拉巴資訊科技學院中,學生雷地的學校生活中看出來。

雷地今年大三,這學期修的課中,有三門是「業界老師」開的: IBM 開的「電子商務最新應用」,甲骨文開的「資料庫軟體」及摩托羅拉開的「通訊軟體」。

全部是各公司的拿手領域,教的也是最新的技術發展。

 

系上二十七位老師中,有十六位是業界老師(在業界工作的博士),比「正規教授」還多。

 

雷地另外選修了一門「網路架構」。這門課很特殊,是學長們向學校建議開設的。

「歡迎學生告訴我們他們想學什麼,有求知慾才會有進步,」行政長拉曼微笑說。  

拉曼認為, 學校的責任是創造一個環境,讓學生對科技有充分的接觸( exposure ),才會激發強烈的渴望,探究科技最新發展。

 

而學校的策略,就是運用業界的力量,歡迎業界設立校園實驗室,二十四小時開放給學生,夜間並由學生擔任管理員。

 

雷地在眾多實驗室中,選了摩托羅拉的實驗室工作,因為他對通訊很感興趣。摩托羅拉提供通訊軟體平台,「可以整夜窩在實驗室,在平台上試寫軟體,真是非常過癮,」雷地笑得很開心。

講到暑期實習,雷地笑得更得意,因為他去年暑假的實習,是在美國紐約。

「我第一次出國喔,」雷地忍不住透露。美國一家電子商務軟體公司 EXCEED ,想在印度設立研發中心,提供兩個名額給學生赴紐約總部實習,當然也希望他們畢業後加入。是否加入,雷地笑著說會考慮。但說到實習的收穫,他神情轉為穩重:「要開發一個電子商務軟體,我們在學校多少有學過;但要實際去維持它,若不是這次實習,我不會知道有這麼複雜。」

 

密切的互動下,學生、學校、業界,串起一個共存共榮的循環體系。

 

業界提供豐富的資源,學校搭橋運輸養分,學生盡情吸收。 學生畢業後投身業界,把當年吸收的養分回饋產業。

整個循環要快速、有效率,才能追上科技發展的步調。 」邦加洛資訊科技學院教授迪內夏( K.Dinesha )指出。

 

幾位台灣資工系教授,在聽到印度這個「循環體系」時,都表示「 的確會對產業發展有幫助」、「知道很重要」,但因為許多原因,在台灣很難落實。首先是「業界老師」難實現。說穿了,就是供、需都有問題。

 

以供應面來說,執全世界技術牛耳的,多半是跨國企業。 但這些 外商公司在台灣 多半是業務導向,鮮少有研發中心 ,遑論派專家進學校授課。

 

而本土企業縱使有意願,學校嚴格的把關卻又導致無法成行。「 我們對教師的審查可是『三級三審』:系審、院審、學校審, 」交大資工系副系主任陳耀宗笑著比喻,他隨即正色道:「 審查標準還是看論文的數量。但業界的人哪有時間寫論文? 」貝爾實驗室出身的他,一再肯定「業界老師」的重要性,然而也承認,要改變現狀有困難。

 

那麼進入產業實習呢?國內最早推動「專業實習」的元智大學資工系,系主任劉如生非常坦白地說:「很多廠商抱著『利用』學生的心態,不是教學生、幫助學生,」他感到失望且憂慮。但他也慶幸還有像工研院、資策會等對學生很有心的單位,希望企業也能同樣珍視產業最重要的資產—人才。

產業導向的隱憂與產業密切互動,固然創造了今天印度軟體人才的優勢,但也埋下了隱憂。 產業看三年,學校看十年」,這是技術研發的普遍共識。 太過產業導向的學校課程,長久下來,學校的研究會喪失前瞻性, 」印度德里科技學院資訊系主任庫瑪( M.Kumar )一針見血指出。

然而, 綜觀印度政府的科技教育政策,卻是大力扶持「產業導向」的資訊科技學院成立,提供土地、資金、協助募款,無一不是傾全力支持。

 

政府卻也不得不這麼做。「今天我們好不容易創造出某種優勢,就要永遠保持這個優勢。」安得拉邦( AndhraPradesh )州長納都( N.Naidu )指出。印度政府最害怕的,就是中國大陸循相同模式,急起直追。

去年開始,印度政府喊出「二○○八年,百萬軟體人才」的口號(目前軟體人才有 41 萬),產業界與學界,已動了起來,朝目標積極邁進。

資金撒下,一所所資訊科技學院正大興土木,要為軟體人才打造最好的設備環境。例如邦加洛資訊科技學院的學生,每人配一部筆記型電腦,還可以無線上網。

但值此同時, 印度卻有 70 %的文盲 ,完全活在另一個世界。

就像林蔭幽深、一棟棟新式大樓聳立的孟買大學,幾步之遙卻是孟買最大的貧民窟,同樣諷刺且令人觸目驚心。印度政府難道沒有想過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?

「這一直是個錯誤,」卡納塔卡( Karnataka )州政府祕書長庫卡尼( V.Kulkarni )說:「但不可否認的,這卻成就了我們的優勢。」

 

印度政府知道,要短期之內翻轉印度,從貧變富,由文盲變文明,是不可能的。 他們希望藉金字塔頂端 2 %人口的力量,帶動下面 98 %的平民。 可不可行,就待時間驗證。

ta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